鉤針編織是我國的傳統手工勞動技藝,也是非物質文化遺產,它蘊含著中國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。8月8日下午,車輛廠社區關工小組、共青團、衛健邀請轄區“五老”張淑蘭、劉燕萍以面對面,手把手的方式進行現場教學,讓20名各族青少年及7名家長感受傳統手工藝術魅力。
活動中,張老師先向同學們講解了手工鉤織的歷史,并展示了自己鉤織的作品,孩子們聽得津津有味,連連稱贊。進入學習環節,兩位“五老”逐一演示持線、持針、起針、繞線等基本技法,同時大屏幕滾動播放相關視頻。老師耐心教學、悉心指導,學生認真學習、用心領會。青年志愿者與家長一起共同參與,大家互相交流學習,課堂氣氛活躍。
有的孩子學會基礎針法鉤起了“長辮子”,有的孩子慢慢鉤出杯墊的模樣,2小時的課時對初學者來說遠遠不夠,但是勤學好問,多加練習就能夠鉤織一件完美的作品。
“五老”表示,鉤針編織作為傳統的民間非遺工藝,不僅能培養青少年的動手能力、創新能力,更能體會傳統手工帶來的樂趣和成就感。只要孩子愿意學,我就愿意教,培養他們更多的興趣愛好。